引发旋涡
通过感应加热方式,在几秒钟之内加热零部件: 热固化方法中的催化剂
如何在粘合剂上产生热?
感应加热使得导电金属零部件的表面快速升温,并把热量传至粘合剂。如果是不导电的材料,例如 陶瓷或塑料,则可以在粘合剂内加入合适的添加剂,例如金属粉。如此便可直接加热粘合剂层,令其更快地固化。与传统的加热方式相比,热量直接从粘合剂内产生,于是可以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之内固化。与辐射或对流这些热固化方式不同的是,感应加热在金属零部件内部产生热量。由于这种加热方式更快,且温度与采用热炉加热的温度相同,粘附分子更小,活动性更强,从而加速了交联反应。
感应的优点与缺点
感应加热的一个明显的优点是可以根据粘合部位的情况进行有的放矢地加热和固化。此外,由于加热速度迅速提高,生产时间因此大幅缩短。整个操作可以通过特殊的工艺控制系统进行监控。感应加热在技术上和经济上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在能源节约方面(减少了热损失)。简言之,感应固化设备可以直接整合于生产线内,缩短生产时间,可重复使用,确保加工精确度,并减少能源消耗。
感应加热受到穿透深度的限制。对大型固体组件进行感应加热,需要较大的内部区域(用于热传导)。热传导比直接的感应式加热耗时更长。此外,加热的组件应当尽量对称,从而确保加热均匀,而且感应线圈与组件的距离应该从任何角度均相等。电磁场随着距离增加而减弱,所以如果组件的形状较复杂,会导致组件与线圈的距离不相同。
您有任何疑问吗?